严重多发性创伤病人骨科救治启示与反思——即损伤控制骨科学(DCO)概念临床应用的新体会

2011-11-28 文章来源:区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中心 贾维东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目的 强化损伤控制骨科学(DCO)概念,总结和分析严重多发性创伤病人骨科救治要点,明确多发性创伤治疗原则为挽救生命、减少伤残。
    方法 总结和分析23例严重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救治经过,全部病例均有失血性休克发生,其中院前即发生严重休克者16例,占69.6%。本组开放性骨折15例,占65.2%。骨折部位数:2--7处,其中有脊柱骨折4例,均伴有脊髓损伤;骨盆骨折16例(开放性5例)。伴发伤:胸、腹部闭合性损伤14例;泌尿系统损伤(肾钝挫伤、膀胱尿道损伤)5例;脑外伤6例;大血管损伤2例;伴发四肢大面积软组织捻挫、撕裂伤11例。ISS评分:ISS>16分10例,ISS>25分13例。本组20例均经积极治疗伴发伤、ICU 室抢救与稳定后,分期接受骨折固定手术治疗。经历骨科手术次数2-4次,人均2.2次手术。除急诊一期临时骨折固定手术外,后续骨科各期骨折固定待手术时间分别为3-34天,平均待手术时间为9.3 天。本组20 例输血量累计为1500-10400ml,人均输血量为3060ml。病人住院天数为1-270天,共累计住院天数为1217天,人均为52.9天。
    结果 本组死亡3例,其中2例在院前抢救期间死亡;1例13岁患儿于下肢高位截肢手术后12小时DIC形成抢救无效死亡。20例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9.7个月。骨科手术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2例,均经换药等处理乙级愈合;创口处皮缘坏死3处、血肿2处均治愈;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一例。全部病例于术后4-10个月康复,骨折手术固定治疗的最终疗效和病人康复情况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其中优6例,良7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达65%。
    结论 损伤控制骨科学(DCO)是一项新的、正在发展的技术,其概念表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及极度危重的多发伤病人应遵循损伤控制原则;对临界病人,仍可早期手术固定骨折,但要充分考虑到二次手术创伤打击可能造成的病情恶化。如何减少和避免此类患者致死、致残的医源性成因,正是当今医疗创伤救治的关键课题。损伤控制骨科学(DCO)概念的建立,提示了骨科的临床治疗在患者遭受“第一次打击”后,使其在必须接受“第二次”打击(医疗救治干预)最小化,而且把救治目的明确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如何对危重多发损伤病人的科学评估和规范手术治疗方案,深入了解大量失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以减少多发伤病人ARDS和MOF的发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