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止点的腘绳肌股骨双隧道无植入物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骨隧道扩大的观察

2011-11-08 文章来源: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 凌鸣 李勇 马战胜 常彦海 刘时璋 祁洁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目的 回顾性研究腘绳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腘绳肌单通道与双通道重建前交叉韧带骨及无固定物保留胫骨止点的腘绳肌股骨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骨隧道扩大产生及转归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效果的关系,评价无固定物保留胫骨止点的腘绳肌股骨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
    方法 90例三组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的患者术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进行MR 检查,分别测量股骨隧道、胫骨隧道矢状位宽度并与术后1个月MRI中的骨隧道宽度对比。根据隧道扩大的程度分为4级:0级<2mm、1级2~4mm、2级4~6mm、3级≥6mm。以Lysholm 评分测定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屈曲30°时KT-1000测量相对移动度。对股骨隧道、胫骨隧道不同级别间Lysholm 评分、KT值进行对比。MRI显示移植物的形态、信号变化以及关节内其他组织结构描述隧道内移植物及其与骨隧道融合的状态,评价无固定物保留胫骨止点的腘绳肌股骨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
    结果 1术后随访4个月-28个月,平均13.6月。1例手术后关节感染,经关节冲洗引流后愈合,但手术失败。1例膝关节伸直受限,屈曲<70°。其余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12周前抽屉试验1度18例,2度6例;Lachman试验1度15例,2度4例,3度5例;轴移试验:0度17例,1度7例。IKDC 评分为(89.4±4.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sholm 评分为(87.6±3.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40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本组患者组术后胫骨骨道关节外口口处骨道扩大不明显,术后1月正位、侧位显示此处均无骨道增宽,术后3月随访时正位有2例、侧位有3例扩大超过2mm;术后1月时正位胫骨骨道关节入口处直径和术后3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77,t=-1•838),但根据统计学结果,两组数据差值的均数小于2mm (t=-3•636,P=0•003)。术后1年相比也无明显增宽,部分反而有缩小趋势(正位7例、侧位8例),依据胫骨骨道三个测量点的数值(T1、T2、T3),将胫骨骨道增宽的形状分为6种,分别为A (T1<T2<T3)5例、I型(T1=T2=T3)8例、O 型(T1<T2,T2>T3)39例、V 型(T1>T2>T3)1例、X 型(T1>T2,T2<T3)0例、Y 型(T1>T2=T3)2例。
    结论 本组患者隧道扩大与Lysholm 评分无明显差异,不会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无固定物固定肌腱有明显的Lysholm 评分,骨隧道的扩大隧道扩大与Lysholm 评分无明显差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