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型术23例围手术期护理

2010-01-17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923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23例先天性盘状半月板并伴有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型术,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患肢观察及患肢功能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结果: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心态平和,生命体征平稳,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型术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膝关节镜;盘状半月板成型术;围手术期;护理


    关节镜技术是骨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近年来关节镜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因其具有直视、精确、损伤小、恢复快、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优点[1],深受患者欢迎。2006年5月~2007年5月,我院成功为23例盘状半月板患者实施了半月板成型手术,护理上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15~49岁,平均34.5岁。患者有膝关节疼痛、腿软、绞索等症状。MRI显示半月板异常增厚超过0.5mm,异常增宽超过1cm,镜下诊断为完全型盘状半月板,且5例半月板有桶柄状撕裂。

    1.2  手术方法:一般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将关节腔内注入生理盐水使其充盈后进行膝关节镜手术。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前内侧入路置入篮钳对半月板进行手术治疗。半月板具有缓冲振荡、传导载荷、分散应力及稳定关节等作用,因此,术中应尽量保留有功能部分的半月板。

    1.3  结果:23例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50min左右,局麻患者术后即可适当下地行走。其他麻醉下手术患者麻醉作用完全消失术后第2天即可适当下地行走。术后患者均通过电话随访和患者来院复诊等方式,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患者进一步康复做出指导。因此,患者术后一般1.5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关节之一,由于膝关节周围缺乏肌肉保护,且盘状半月板因其结构特点,改变了膝关节的运动轨迹,其更易受损伤。因此,盘状半月板患者易受到膝关节伤痛、腿软等症状的困扰,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对于手术能否解除疾病,恢复关节功能,患者多心存顾虑。所以多数学者认为在患者住院后,术前应及时评估患者心态,向患者介绍膝关节镜外科手术方法的优点及半月板的结构和功能,同时给患者观看既往膝关节镜手术时拍摄的图片和录像资料,让患者了解膝关节镜手术的基本过程。并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切口较小,术后疼痛较轻,功能恢复快,不影响美观的特点,以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顾虑、恐惧和不安情绪,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  术前功能锻炼:在康复训练前告知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内容、目的、意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功能锻炼的方法是患者坐在床前,在膝关节不负重的情况下让患者屈伸膝关节,训练股四头肌。待其可对抗外界阻力时,患肢足背部束上沙袋且重量从2kg开始逐渐增加,然后取俯卧位在足踝部束同样重量的沙袋做屈膝活动以训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