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入刑或将更严厉!多部门共同发声保障医护安全
2017-03-10 文章来源: 县域卫生 作 者 / 齐金石 点击量:2240 我要说
导语:落实“医闹入刑”、增强治安管理等问题上持续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把杀医事件中牺牲的医务工作者都界定为“烈士”
在搜狐发布的“2017全国两会提案议案排行榜”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温建民关于医闹入刑的提案已经成为两会热点话题TOP1。“去年的医闹事件被报道出来的有四千多例,实际上很可能远远不止这些。”3月8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指导下举办的“声音·责任”医界代表座谈会上,温建民说出了这份议案的缘由。
2015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将《刑法》第二百九十条修改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增加了医疗二字尤为引人关注。“我去年建议增设‘扰乱医疗秩序罪’,这样可以与2015年《刑法》‘医闹入刑’有关的条文就相适应,刑法也可以落地。”温建民说。
温建民建议医师协会和卫生计生部门能够解决被杀、被伤的医务人员及家属权利的保护问题。“被杀医务人员也应该定为烈士。医生手上没有枪,只有救人的手术刀。我们不能拿手术刀来做斗争,我们的手术刀是跟疾病斗争的,不是跟歹徒斗争的。”
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继去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严厉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再次强调他说要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郭燕红副局长表示,这些都体现了国家政府对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合法权益的这样一个决心。“它是我们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的愿望,同时也是我们建设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郭燕红总结了他们近期以来所做的三点工作:第一,依托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形成十二个部门联动机制,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平安医院是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包括高法院、高检院还有中宣部、中央网信等的十二部门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对涉及相关工作进行同部署、同要求,做好维护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工作基础。
第二是“两手抓”工作,一手抓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另外一手抓医疗纠纷的预防化解妥善处理,从源头上减少医疗纠纷。通过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注重人文关怀和服务,加强医患沟通,使医疗服务中,尽早预防和尽量减少产生的纠纷。还有化解和妥善处理,建立第三方的妥善化解调解调处的机制,这是依法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抓手。
三是“三制”,即法治、机制和德制。法治方面,2014年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公安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专门出台了文件,2015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大力推动下,颁步了刑法修正案九,把伤医扰序犯罪的行为列入到刑法打击和调整的范围。
完善机制方面,在加大医疗纠纷的调处疏通渠道、加大建立分级诊疗的力度,通过优质资源的纵向流动,优质资源下沉,建立基层守诊,分级诊疗,双项转诊机制,逐步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的基础上,同时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障和特殊人群医疗救治机制,包括健康扶贫等。
德治方面,要求医生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奉献精神和博学严谨与人道主义的结合。患方也需要不断的宣传和弘扬尊医敬医社会的氛围,医和患共同携手,战胜病魔。
公安部加大力度补齐基层治安短板
医疗机构作为人员大量聚集,矛盾纠纷益发的重点场所,必然受社会治安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地方涉医案件仍时有发生,给医务人员执业信心造成影响。据统计,去年医疗机构门诊量达到79亿人次,平均每人一年到医院看病都要到5次以上,医患问题时有发生,“警医联动”成为解决医闹问题的重要抓手。
“公安部的努力确实有所成效,但我觉得但是基层民警还是做的不够。”温建民表示,希望公安部能够让基层民警也要意识到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的重要性。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边清江回应,公安部已经出台了公安机关维护医疗机构公安秩序六条措施,与最高法等五部门联合制定了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案件,为基层一线公安机关执法处置涉医案件提供政策支持和执法依据。
“我们公安部会始终保持对涉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依法查处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我们将继续通过定期通报、现场督导加强考核的方式层层传导压力,指导各地公安机关进一步转变理念,改进方法,对发生伤医、闹医、号贩子等违法犯罪活动做到快速反应,果断处治,坚决依法严厉打击。”边清江说。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副庭长马岩表示,在治安方面,首先要加强对医患矛盾纠纷涉医刑事案件的剖析和医院周边环境治安动态的调研分析,发现管理方面的问题。其次要依托大调解工作机制,负担起调解和解的职能,参与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第三要积极开展检医合作,办案当中发现非法行医、医保诈骗等行为,都会进行严厉的打击。
涉医违法案件的批捕要快、狠、准
很多医闹事件被夸大报道、不实报道,一方面是因为媒体没有尽到职责,另一方面是因为医院、公安机关等没有及时主动公开信息,造成了舆论的产生和扩大。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副厅长元明表示,他们非常重视涉医案件的信息公开,对报道的分寸也必须严格把握。
有关部门需要依法及时批复起诉涉医案件。元明认为,监督部门如果不能够及时公布信息,就会影响到公安部门的侦查。所以凡是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医案件,检察部门都要挂牌督办,施加压力,及时批复。
元明举出了2016年山东莱芜陈建力暴力伤医案:“当初我们及时发布信息,在看见网络上的信息之后,就启动快速反映机制,对立即进行后续工作的推进。我们也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查处案件的情况,涉医违法犯罪分子,同时避免负面炒作。刚开始网络上都有一些解读很多,或者说事实不清楚,通过跟相关省的联络,把一些事情查清楚以后,向社会公开,防止社会上出现不实言论。”
医患路上,道阻且长
不少与会委员和代表也纷纷对如何更好地构建医患关系发表了意见和看法。
对于媒体,郭燕红认为还应该传播“医患正能量”,“杜绝医闹,解决医患问题,既有刚性的政策,又有柔性的措施,我们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感人的医患关系的故事,如果媒体能够多报道这些内容,想必医闹事件一定会有所减少。”郭燕红说。
“一些不良媒体为了博眼球,乱报道,不起责任,起的作用比我们公检法做了多少事,他一个报告就弄坏了。”温建民建议,媒体需要负起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报道的记者也要负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涉及到专业、政策性内容的报道,应该经过卫生计生委或者医学会的审核之后才能发布。
医责险也可以为“医患关系”保驾护航。“医生的保险一定要完善,因为医疗的风险性无可避免,需要把医疗的意外和医疗的责任分清楚。高风险的行业,确确实实需要把保险弄好。”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说。
人文和道德建设同样是与会嘉宾多次提到的重点内容。“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靠法治和机制来维持,也要靠加强人文建设,加强沟通和理解。”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