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常林: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骨科圣手”

2015-04-03    我要说

赵常林教授

  赵常林(1905~1980),山东省黄县人。1930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获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博士学位。曾任齐鲁医院、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他是新中国骨外科学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对骨外科医疗技术有很深造诣,被誉为“骨科圣手”,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1923年,赵常林考入齐鲁大学医科,26岁时毕业留校,任齐鲁医院外科住院医师。1934年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骨科任助教、讲师。1937应母校之邀,又回到齐大医学院,任外科副教授、齐鲁医院外科主任。

  1942年,由于日军占领了齐鲁大学,将齐鲁医院强行改为日本陆军医院,他又到新成立的济南市立医院任外科医长。抗战胜利后,他回到齐鲁医院担任院长兼外科主任。1946年,他到美国纽约骨科医院留学,一年后回国继任院长、外科主任、教授。

  赵常林教授长期从事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技术精湛,医技全面,一专多能,对外科领域不同专业的手术都很在行,在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他还能熟练地进行妇产科和眼科手术。

  他早在1947年就在国内领先开展麦氏截骨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用肌腱移位术治疗婴儿瘫后遗症,1949年又率先开展股骨粗隆下截骨术、全距关节及足三关节融合术,1950年开展膝关节半月板切除术,1952年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法髓核摘除术,1955年开展脊柱侧凸畸形楔形切开矫正脊柱融合术等,均为国内率先开展和首例成功。

  赵常林教授对有浮躁情绪的年轻医生的教育方式很特别:查完房后,他对坐在医生办公室的所有年轻医生说:“你们知道住院大夫是什么意思吗?英文叫House staff,意思是房屋的支住,转化为住房的主人。住院大夫就要呆在病房里,不能随便外跑,细心看护你的病人,随时关心病情变化,以便打下当一名好大夫的扎实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