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医生告诉你:我们都被医疗剧骗了

2014-12-23   文章来源:新周书房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医疗剧开掘出了人类对躯体的痴迷,但相比真正的医生生活,剧里演的只是琼瑶版或柯南道尔版的医生。



特供版《钢铁侠3》手术室剧照

  特供版《钢铁侠3》火了,吴医生成了钢铁侠的救命恩人。为什么银幕形象老牵扯到医生?自1961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拍摄的《基戴尔医生》(Dr. Kildare)开创医疗剧先河之后,马歇尔·麦克卢汉就预言医疗剧将大获成功,因为它开掘出了人类对躯体的痴迷。

  医疗剧也许可以增进大众对医疗的理解,但更多的情况是,演员演的是医生界的琼瑶或柯南道尔。

  1984年1月,美国总统里根签署的《孤儿药法案》(Orphan Drug Act)生效,以鼓励研发惠及罕见病患者的治疗方法。30年后的今天,很多人还在对促成这项法案的缘由津津乐道——1976年开播的《法医昆西》,有一集特别关注了罕见病患者。

  这也许是医疗剧可以增进大众对医疗的理解的一个侧面说明,但更多的情况是,演员披着医生的“皮”,依然在“里子”里演戏。《实习医生格蕾》谱写的是“琼瑶版”医生故事,而《豪斯医生》则是一出“破案剧”,编剧对医生主角个性的设定源自福尔摩斯,呃……对于医生来说,好毁三观。

  制片人认为,做节目最重要的是令非专业人士觉得好看,而不是让专业人士所看好。《豪斯医生》的技术顾问认为:“豪斯医生就是一个狂热于开具检查单和恶言相对患者的混蛋。”他向编剧解释了一番冗长的正确医疗流程,编剧却说:“你是对的,但按照我的路子来才更加有趣。”


《整容室》


  这种“有趣”在《整容室》一剧中被演绎为“罪快乐”(guilty pleasure),该剧借助与医生职业不符的场景衍生出的荒诞道德观以求上位。剧中的整形医生与患者发生关系,更因为一箱现金而为不适合手术者开刀,整剧充斥血腥和暴力镜头。作为医疗剧,它太不严谨;作为色情剧,又太不专业。美国整形医师协会曾发布公开声明,指责该剧“从任何角度而言,均不代表有资质及道德的执业整形医生,无关其工作及对待患者的态度”。

  医疗剧经典桥段:值班室滚床单和一年几百次心肺复苏。在真实的医生生活中,它们都是高于现实的幻觉。

  医疗剧的经典桥段还少不了医院中的浪漫史,里面的医生要不就是在工作之余夜夜泡吧寻艳遇,要不就是齐齐在值班室滚床单的优质男女。事实上,国外约一半的医生在夜班当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近九成医生值完夜班后继续次日的日间工作;国内医生则更命苦:他们实在很难有多余的精力从事额外的体力劳动,即便这类劳动快乐又不用上税。

  另一种医疗剧热衷设置的情境是心肺复苏,一年当中能出现近百次,总能提供戏剧般的场景、凸显个人英雄主义的医生形象、塑造对生命的歌颂和喜极而泣的完美励志大结局。编剧对这类场景的迷恋真乃恪守戏剧冲突理论之典范。剧中医生都有如萨满巫医的神力,患者经过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的救治后大多得以痊愈。


  这种具有惊魂感的急救故事一般发生在拯救枪伤、溺水、不知病因和意外灾难幸存者时。在1996年施瓦辛格主演的《蒸发密令》中,已经恢复神智的男主角发现自己身上插满了各种导线,于是好奇地拔下两根导线玩弄起来,而心电监测仪因断了导线,正常心电刹那间变成了直线。彪悍的护士大呼“有危险!”,随之操起电极板以压倒雷霆之势往他身上按去,男主角瞠目反抗不及。天,真不敢想象清醒的人被电击的人生境遇得有多惨烈!

  事实上,医生施加急救的现实原因多为心脏病——它容易确诊又用不着像豪斯医生一般需要潜入患者家里翻抽屉或垃圾桶以寻找证据。剧中75%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即刻便会生还,这不是“奇迹”是“奇幻”——真相是,医生即使倾尽全力往往也无力回天,老年人经院外心肺复苏后的长期存活率还不到5%;即使被奇迹般地救治成功,患者或多或少会致残或生活质量下降。

  “怜悯与恐惧”是医疗剧的内核,其所依赖的亚里士多德式的叙述方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高于现实的幻觉,令观众对角色过度移情。这正可谓:编剧求贤访大夫,郎中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病床,不问苍生问鬼神。

  虽然大多医疗剧或歪曲或过度升华了医疗现实及医疗工作者的生活,亦有例外。现代医疗剧《急诊室的故事》曾有一集涉及青少年肥胖和高血压问题,65%收看这集的观众表示这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积极的转变。

  其实编剧并不单单喜欢“恶搞”医生,他们也会乐此不疲地针对律师、警察编故事。如果律师来评价律师剧、警察去评价警察剧,必定也会狠狠吐槽一番。英文将戏剧称为“play”,中文“戏剧”的“戏”也带有“游戏”意味。将生命真相的沉重,拆解为廉价又温情的娱乐段子,倒也未尝不可。

医生都是像剧里那样活着吗?


1

术前洗完手还能聊个天?

假。

  《钢铁侠3》中,手术前的医生光戴个帽子不戴口罩就洗手,洗完手还把手放在洗手池边上。这手是白洗了……正确流程是先戴帽子、口罩,再消毒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部分,然后屈肘将手举于胸前,不能接触未消毒物品。

2

器官捐献可以造假?

假。


  《实习医生格蕾》中,医生史蒂文斯故意使患者心脏病恶化,以使他在心脏移植等待排名中更加靠前。救命的事儿更得讲理不是?美国在1984年实施的《国家器官移植法》,他一定没有读过。

3

提供上下一条龙服务?

假。


  《实习医生格蕾》中,医生为患者做核磁检查;《豪斯医生》中,医生则在检验室里自己滴液体跑电泳。真实生活中的医生不是“万金油”,不能什么活儿全包,护士哪儿去了?影像检验科医师哪儿去了?

4

能翻身上床抢救病人?

假。


  《实习医生格蕾》中,医生为患者做核磁检查;《豪斯医生》中,医生则在检验室里自己滴液体跑电泳。真实生活中的医生不是“万金油”,不能什么活儿全包,护士哪儿去了?影像检验科医师哪儿去了?

5

对患者毒舌?

假。


  《实习医生格蕾》中,医生为患者做核磁检查;《豪斯医生》中,医生则在检验室里自己滴液体跑电泳。真实生活中的医生不是“万金油”,不能什么活儿全包,护士哪儿去了?影像检验科医师哪儿去了?

6

都喜欢吃窝边草?

假。


  《实习医生格蕾》中医生阿历克斯与护士在休息室私会,耽误了一台重要手术;女主角格蕾更一度陷入与舍伯医生及其前妻的三角恋情而无法工作。现实中确有不少在医院喜结连理者,一是由革命同志的情谊而发展为夫妻,二是医生忙到无暇发展院外恋情。但现在更多的医生意识到,“双医家庭”操劳多,家庭事业难两全。

7


除颤基本没用?

假。


  各个医疗剧中都有这一幕:患者心电图变成直线,医生立马拿起电极板按到患者身上,患者“砰”地蹦起老高。这里面有两个基本的错误:一是除颤除的是“颤”,心律都变成直线了,还除什么颤?正确的急救措施是施予心脏按压。另外,患者也不会蹦起来,那不是生还,是诈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