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迎接机遇与挑战,努力建设人才梯队 —— 访上海长海医院创伤骨科主任纪方教授

2014-12-05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编辑 李欣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创建于1949年,经过几代专家六十余载坚持不懈的努力,其创伤骨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于今年7月份创建了创伤骨科亚学科,科室在严重创伤损伤控制、四肢骨折微创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治疗、脊髓神经损伤修复、骨不连治疗及新型生物植骨材料研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为此,骨科在线记者特采访了上海长海医院创伤骨科带头人纪方主任,就创伤骨科的发展、团队建设等进行了访谈。

纪方教授


  骨科在线记者:纪教授,您好。据悉今年7月份,咱们上海长海医院成立了骨科亚学科,请问亚学科的设立,对本院创伤骨科发展有何意义?

  纪方教授:任何医院的发展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我们上海长海医院创伤骨科也一样。我院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虽谈不上是“百年老店”,但发展至今也已有60多年的建院史,且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我们骨科,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骨病等比较完善的亚学科科室。这种将骨科细化的方式,更有利于我们骨科的发展。分科越细,专业越精,医生们可随着不同亚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的发展而精进,对学术的理解和造诣也会更加深入。

创伤骨科病房


  骨科在线记者:作为创伤骨科主任,请您谈谈对这一科室发展的构想,您将如何带领这支团队前行?

  纪方教授:对于部队医院的骨科来说,担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如何把创伤骨科打造成具有军事特色的科室,也就是如何将“平时”与“战时”结合起来。平时,我们创伤骨科主要是为患者服务;战时,我们则是为战场上的伤员服务,这既是我们军队医院骨科与地方骨科的不同之处,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创伤骨科亚学科的建立,对于科室的发展来讲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所谓机遇,就是让我们创伤骨科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在人员投入、各项指标,其他投入等方面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所谓挑战,就是创伤骨科的建立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经历一些艰辛和困苦,尤其是我们创伤骨科需担负着战时与平时两方面的艰巨任务和工作,如何履行好为军队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义务,都是创伤骨科所要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创伤骨科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四肢骨折微创治疗、严重创伤损伤控制、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战创伤救治及脊髓神经损伤修复等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医学成果。在汶川地震、世博会及多次卫勤军事演习、公共突发事故中,我们也承担了重要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救治任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科室鲜明的军事医学特色。

  但无论是迎接机遇还是面临挑战,都需要团队精神和人才梯队的建设,这也是我们创伤骨科目前和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艰巨的工作。

  目前,我们创伤骨科在人员配置上是老中青三代结合。虽然我们科室目前拥有两位国内外著名的老教授,但随着老教授年事已高,如何培养创伤骨科的年轻接班人,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主要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相对地方来讲,军队医院人员的流动性可能更大。如今我们部队医院医护人员比较复杂,在职人员一般分为现役军人(基本上是文职);非现役文职人员和地方合同制人员。由于这三类人员想法不同,要求不同,压力和动力都不相同。他们是否愿意长期为医院服务、为创伤骨科服务,都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但无论人才如何流动,都会发挥他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不会局限于创伤骨科这么一个小团队,而是着眼于国家和社会,这是毋庸置疑的。而要培养好一个成熟的创伤骨科医生,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为此,我也将在创伤骨科老一辈专家的悉心指导及新一代教授的鼎力协助下,更好地培养年轻医师,带领着创伤骨科奋发前行。

病房护士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骨科在线记者:刚才您谈到了人才培养是科室的未来和发展方向,请问您是如何培养科室中年轻医师的,对他们的发展和未来有何建议和期许?

  纪方教授:我们都十分重视年轻医师培养。每一个医生的成长都充满了艰辛。一个医学院本科生毕业后需经过3年规培,在相应科室里进行轮转之后才能有资格进入医生的行列。然而,获得准入资格的医学生只能说是全科医生,如何将这些全科医生培养成专科医生,是我们科室的重点工作。

  创伤骨科医生培养的周期相对较长,责任较大,且工作也较辛苦。而且在培养年轻医师这项工作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科室的需要和发展,还需要考虑医师个人的兴趣爱好。我们科室的主要任务是给这些年轻医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为他们创造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在上海长海医院创伤骨科这个良好的平台上,一向鼓励年轻医师向高精尖技术发展,为年轻医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学历来讲,我们可以培养年轻医师从本科生向硕士、博士发展;从专业角度来讲,他们可以从专业中再选择具体的学科及发展方向,比如说肩、骨盆、髋关节等。

  此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年轻医师,我们创伤骨科还经常选派他们参加继续教育,比如到国内顶级医院进行长期或短期进修学习,也可申请基金,支持他们到国外做专项研究。这更有利于他们增长见识,增加交流,加速他们的成长。我们创伤骨科也打算在今后加大培训的投入和力度,鼓励年轻医师学习深造。另外,我们还鼓励年轻医师参加学术会议,积极投身科研,发表论文,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这些年轻人的综合素质。

医生为患者拆石膏


  骨科在线记者:请您谈谈创伤骨科在治疗上有何特色,近年来有何医疗成果?

  纪方教授:如今,我国创伤骨科的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理念、技术,还是操作,在相对发达的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等都非常完善,可以说基本上与世界接轨,甚至有些技术不输于科技发达的欧美同道。作为创伤骨科界的一员,一名普通的医生,我觉得非常荣幸,也非常自豪。

  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医院、地区、城市发展及其不均衡,许多偏远地区的医疗水平也比较落后,一些基层医生,对骨科及创伤骨科的治疗理念依然陈旧,基本技能和水平也较差。因此,我们创伤骨科在业内大师们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普及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此后,我们还将大力开展这项普及教育,推动基层创伤骨科的发展。

  创伤骨科这么多年来,虽然有一些进步和发展,但总体来讲发展的步伐不是非常快,还没有形成巨大的突破和改变。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我们在治疗和科研方面还需要努力和提高;而另一方面,则说明现今医疗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技术越来越成熟,需要改进和改革的地方也相应越来越少。我一直认为医疗技术变革和发展过快未必是件好事,相对成熟的一项技术持续数年不变,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的改进,才是医学行业的特点,如果天天都有变化,天天都革新,不仅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医疗行业的混乱。

创伤骨科介绍(一)


  骨科在线记者:您曾经荣获过多次科技及医疗成果奖项。请您谈谈您的医疗创新理念及工作中的应用。

  纪方教授:提高医疗技术和水平,是我们医疗创新的最终目的。医疗创新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创新,和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也有一定区别。在医疗上应该鼓励大家去创新,但应该有节有制,而且要有分寸,不能因为创新而创新。医疗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所有的创新首先要在保障医疗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我们鼓励创新意识,但不应鼓励所谓的“全民创新”意识,这是不正确的。干好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某一个问题、某一项技术和具体方法进行创新,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例如,我们创伤骨科就在实践中积累了众多经验,提高了技术,并取得了多个专利、发明奖项及临床科技奖项等等,这些都是一项技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甚至一个治疗方式的改进,而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提高疗效,才会让创新变得更有意义。

  此外,在创伤骨科方面,我们也一直在打造损伤控制理念,并把它进一步细化,融合在整个医疗范畴内,让创伤骨科更好地发展。

创伤骨科介绍(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