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外交:总理访非可能到访哪些援建医院?

2014-05-07 文章来源:国际在线   我要说

【编者按】

2006年11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中国将为非洲援建30所医院。7年之后的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携夫人访问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和肯尼亚四国。中国政府承诺兴建的医院如今的发展和运营,恐怕也是国家领导人关心的话题之一。而且,过去的2013年,恰逢中国援非50年。

访非期间,李克强是否会到访一些援非医院?哪些援非医院可能是总理的备选对象?这是医疗外交领域一项有趣的猜想话题。总理访非的最后一站是肯尼亚。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东部的卡约里地区有一家“露西·齐贝吉医院”,就是一家援建医院。这家医院的名字以肯尼亚前总统夫人的名字命名。在医院建立前,当地居民看病要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医院;援建医院落成给当地患者就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迈图泽拉是住在距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东边卡约里地区某村的一位村民。卡约里距离内罗毕13公里,是这座城市最为贫困落后的地区,医疗资源相当匮乏。迈图泽拉说,以前村民们看病都得跑去十几公里开外的医院,要是遇到危重病人,人还没到医院就不行了;然而3年前,中国援建当地的“露西·齐贝吉医院”的落成改变了这一局面。

“露西·齐贝吉医院离我们这儿很近,我们就不用大老远地跑到市区的肯雅塔医院去看病了。医院设施非常现代化,干净整洁,中国医院真的很了不起。”

备受迈图泽拉称赞的露西·齐贝吉医院是由中国武夷(肯尼亚)有限公司承建的。公司党委书记余磊至今还记得2009年项目开工以来所面临的诸多困难。

“这个项目位置偏远,水源非常缺乏,施工的用水,还有生活上的用水。第二个困难是疟疾跟伤寒,这种疾病始终困扰我们的员工。”

余磊说,中肯两国员工齐心合力,克服万难,才使得医院最终得以在2011年8月如期交付使用。

这座以肯尼亚前第一夫人的名字命名的医院总建筑面积7020平方米,综合硬件设施齐全,有门诊楼、儿科门诊楼、常规检查医技楼、中心手术医技楼,还有合计112个床位的病房楼。院长朱利叶斯介绍说:“目前我们平均每个月治愈24000名病患,收治1100人住院治疗、5岁以下幼儿400人、孕产妇620人。除了援建医院,中国还帮助我们培训医疗人员。我们医院有一些护士正在中国接受专业培训,相信她们学成归来后将会为卡约里地区的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露西·齐贝吉医院的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卡约里地区百姓求医问药的困难,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卡约里的“中国医院”。甚至一些卡约里以外的居民也慕名去那里看病。

伊娃家离卡约里有好几公里的路程,但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不辞劳苦赶往露西·齐贝吉医院。

“我的孩子发烧了,我们选择来露西·齐贝吉医院是看中了这里的优质医疗服务。上一次我带一个朋友来这里看病,一看就好了,而且价钱还不贵。”

给卡约里居民带来福音的“中国医院”不过是2010至2012年间中国在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援建竣工的27所医院之一。这些援非项目显示,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向非洲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帮助,积极兑现其在中非合作论坛中做出的相关承诺,并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非洲百姓。

承建了多个援非项目的中国武夷(肯尼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余磊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从肯尼亚来讲,从2002年12月开始武夷公司一共承揽了24个工程项目,造价是60亿人民币,大部分都是民生工程,为当地驻在国人民解决一些切身利益的问题,在当地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余磊希望每一处援建项目的落成,都能够造福当地百姓,同时也能让中非友谊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链接】非洲部分中国援建医院

喀麦隆 雅温得妇儿医院

马里 巴马科马里医院

埃塞俄比亚 亚的斯亚贝巴蒂鲁内什-北京医院

安哥拉 罗安达总医院

(原文标题:卡约里的“中国医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