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随笔2:医院工作之一(教育、门诊、手术简介)
2014-01-07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 黄添隆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这次先说说他们的医生培训吧,上篇我介绍了病房里面有student、 intern、 resident和consultant。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细分,我分别咨询了student和resident,对这两个层次有了相对的了解,今天先详细介绍一下student和intern。
两种方式可获得澳洲医学学位
他们这里有两种方式可以获得医学学位。一种是在flinders大学,先获得相关理工科Bachelor学位,再读四年获得医学学位。所以在我们病房的两个student,一个叫courtney,萝莉型女生,估计是一路读上来的,另外一个叫Belinda,纯属大妈型了;另一种是在Adelaide大学,学习六年获得医学学位,这种不是特别了解。
这里的student基本都是flinders大学的,由于学校要保证实习质量,导致现在澳洲医院的student不够用,所以在纷纷联系海外实习,这也是我们这里交流学生的原因之一。在他们进入grade 3的时候就开始为期1年的rotation,然后再开始1年的intern生涯。简单来说,当student比较简单,不用管病人,可以在病房、门诊和手术室相对比较自由的选择。但作为intern主要精力就放在病房的处理病人上面了。
这样就完成了4年的医学生涯,获得了医学学位,但这个学位跟我们这边的硕博士不同,具体也是我写到这里才意识到没有弄清楚,有机会再问问吧。当然拿到医学毕业文凭以后,就可以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记得他们之前就有4年的undergraduate生拿到相关文凭了,像Belinda是直接工作了很多年然后再来学习的。
迈入会诊医生行列便可在澳洲可多点执业
如果他们还有兴趣在医学上继续发展,就开始了他们的resident生涯,据印度尼西亚的那位朋友告诉我,resident又有三个等级,分别为service resident,trainee(SAT:surgical advance training)和senior resident(fellow)。在这一阶段,一般是3-4年的service resident,这一期是所有科室都要轮转的,然后进行training。澳洲骨科医生培训是最难的,他不由医学院也不由医院负责,而是由Royal Australian College of Surgeons (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学院,简称RACS)负责,这一阶段至少是5年,但已经进入专科了,然后就进入1年的fellow阶段,只有完成这些,他们才能成为骨科医生。
当然要进入consultant阶段可能要当很久的fellow。但一旦进入consultant,基本上就是多点执业医生了,你可以同时在几家医院执业看病,定期去某个医院看门诊和开刀就是了。所以morning meeting总能看到些陌生面孔,还有病人清单上面的BOSS一栏总有些无法对应上的名字,这应该就是多点执业的结果了。
查房基本由住院医师带领医学生指挥实习生搞定
他们查房程序完全跟我们完全不同,morning meeting就把片子、医嘱什么的都弄完了,只是稍微去看看病人,consultant都只是一周查房一次,别说professor了,基本是resident带着student指挥intern搞定。
查房也就是how are you feeling? Can I check you wound? Your gauze is dry, good. Can you move your finger? Fantastic!我跟了4次查房,就看到他们跟一个病人稍微讲的久了一点。那个病人是股骨颈骨折合并肺部感染,因此得把肺部感染控制好、停用10天抗生素之后做髋关节穿刺抽液检查,确认髋部不会感染才考虑手术,这段时间大约也就不到10min,所以查房对他们来说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也正因为他们查房比较简单,因此intern向resident汇报病情的时候是又快又急,生怕别人听到一样。再加上我习惯了以片子去对应病人,基本上不了解这些病人的情况,所以我基本听不到、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门诊多为复查病人诊疗程序更为人性化
我待得最多的是门诊,这是因为在门诊我很方便看病人病历,即使没看到也可以在计算机上面看到X片。因此知道病人的问题和要如何处理,医生和病人交流的时候基本上语速也会稍微慢一点,这就好理解多了。
在门诊最大的感受是首诊病人很少,基本上都是来复查的,每次门诊结束医生都会给病人预约好下次会诊时间,病人离开门诊时候再交给护士,护士也会定时提醒病人前来复诊,直到医生在那张小纸条上面写上discharge。失访在他们这里很少见,因为FMC是公立医院,病人在预约时间点来公立医院就诊是免费的。
他们一般4点半就结束门诊了,往往4点左右就会看完。下午护士就会把第二天要来的病人病历放在医生值班室,这时候resident就会看看病历,看是否需要复查X片,这样第二天病人一来就先去照X片然后在由医生诊治,而不是我们这里先看医生开片子,折腾2个小时回来复诊医生。
南澳医院保管病人所有门诊和住院病历方便随访
在门诊和病房给我最大的冲击是他们的病例资料如此齐全,医院负责保管病历(包括门诊和住院病历),所有的数据都可查询到,有一天我们的consultant就在一个病人病历上发现了自己在1999年“稚气未脱”的签名。而且一查病历号(似乎也是住院号),以前所有的影像数据都会出现在里面,哪怕是10年前。起码南澳都是采用同一系统,想想我们这边的地方特色,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的随访总是这么困难了。
医生在准备第二天的手术
系统里看到第二天共有3台手术:半月板破裂的关节镜、足部清创、colles骨折+pilion骨折
这是一名病人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