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08-25 三道医患纠纷思考题,您答对了吗?
浏览次数 :
当前医患纠纷横行。下面我们出三道医患纠纷思考题。题目中的情形是国内医院经常遇到的,而标准答案则基本上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您会如何解答呢?第一题:某老年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其儿子极为不满,冲至医生办公室与主管医生争吵。医生反复解释劝说,… [详情]
-
-
-
2014-08-22 我住西城-随笔系列(23)——蜂窝煤(下)
浏览次数 :
冬季煤炉要放入屋里,兼用于取暖。这时要装上烟筒,它是用薄铁皮制成的,可以一节一节互相接上。烟筒需要拐弯的时候,有专门的九十度角的拐脖来连接。烟筒在需要取暖的房间沿着窗户的上方走行,最后通到窗外。烟筒有两种,一种是会生锈的,一种是经过处理不怎… [详情]
-
-
-
2014-08-22 高薪吸纳海归人才,也需考虑国内医生
浏览次数 :
前段时间,很多医院开始开出非常有诱惑性的条件,来吸引海归医学精英。这些条件包括月薪数万、提供住房、奖励科研经费等等。用这些条件吸引海归人员的初衷在于引进高端医学人才,为医院和中国的医学建设做贡献。但是,在重金纳贤的背后,如何仔细的分辨这些所… [详情]
-
-
-
2014-08-22 我住西城-随笔系列(23)——蜂窝煤(中)
浏览次数 :
使用蜂窝煤炉是个技术活儿,但是一家大小都要会用。点火的时候,先把专用的引火煤放进炉膛,再把底下的风门里面塞入揉搓成团的旧报纸。用火柴点燃,很快引燃煤烧起来,向上冒出火苗,就是放入普通蜂窝煤的时候。 煤用专门的铁夹子放入,重要的是要把每… [详情]
-
-
-
2014-08-22 我住西城-随笔系列(23)——蜂窝煤(上)
浏览次数 :
北京的周末万里晴空,不见雾霾。据说为了根治雾霾,北京立志要成为无煤城市。过去北京确实都是要烧煤的,虽然没有雾霾。 小时候,我住西城西绒线胡同。 四合院里,烧火做饭,冬季取暖都离不了蜂窝煤。在脱离了灶坑烧柴的那个曾经的年代,城里人现代… [详情]
-
-
-
2014-08-22 走进麻醉医生:不只是一针麻药
浏览次数 :
麻醉决定手术成败 整个手术麻醉期间,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能否顺利与成功等,均在麻醉科医生的掌控之下 去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当选世界麻醉药理协会主席,是该学会第一次由中国学者担任这一要职,标志着中国麻醉界学术地位已跃升… [详情]
-
-
-
2014-08-22 中国是否需要更多独善其身的医生?
浏览次数 :
古今中外,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描述极具浪漫意识和崇高性,诸如“白衣天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等。但现在医生的工作与浪漫和崇高相去甚远,医者成为了沾满朽味的商人,拯救生命成为捞取金钱的渠道。医生为了自己的工资奖金,医院的盈利,需要开更多更贵的… [详情]
-
-
-
2014-08-22 四招帮您“破除”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难题
浏览次数 :
众所周知,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医疗诊治过程中极为关键,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也对患者疾病治愈有所帮助。那么,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呢?事实上,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也极为关键,对于避免医疗差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生,您与同事之间的沟通… [详情]
-
-
-
2014-08-22 中国骨科医生执业现状——您中枪了吗?
浏览次数 :
编者按:原文《WhatistheWorkEnvironmentofOrthopaedicSurgeonsinChina?》是由西京医院马真胜教授团队对中国骨科医生执业现状做的一个调查。该文于8月12日发表在CORR(ClinicalOrthopaedicsandRlatedResearch)杂志。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 [详情]
-
-
-
2014-08-21 建立分类评价体系 不让医生为论文所累
浏览次数 :
近日,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打破以课题、科研论文为导向的传统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推出以临床指标为导向的新的人才评价制度。医生价值的评判标准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大讨论。有专家认为,因为各类人才从事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而应建立分类评价… [详情]
-